大部分人的相片簿裡,大多收藏著小時候過生日時,父母為孩子買了蛋糕、點上蠟燭、唱著生日快樂歌的影像吧?對絕大多數父母來說,看著孩子平安長大的甜美笑容,就是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了。但是,孩子總會長大,父母總會衰老。當我們過著現代忙碌緊張的工作生活之餘,是否想過,該如何為年邁父母辦一場令他們畢生難忘的慶生活動呢?
話說,日本時代新竹市北區有一位家境殷實的仕紳,名叫吳景祺,在1927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國曆4月4日)為年屆耳順之年的母親曾氏媼,辦了一場轟動新竹地區的祝壽大會。但是,祝壽不過就是慶生嘛?為什麼要大張旗鼓,彷彿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娘六十歲啦!」。好啦,想想將近百年前的生活,可不像現在有FB、twitter、微博這些社群網站,好讓現代人三不五時分享人生近況。因此,好好策劃一場轟轟烈烈的生日大會,讓新竹地方的厝邊鄰居們多些茶餘飯後的正面話題──一位嫁入富商家庭的太太,即便生活無虞,但是過個生日能被這麼多人知曉著、關注著、討論著,這是多麼令人欣慰的大事呢!
慶生的日子到了,這位年僅27歲的新竹青年仕紳,到底安排了什麼令母親難忘的活動呢?首先,他先向曾吉甫、張麟書、鄭雪汀、陳信齋、鄭養齋、李子瑜、李濟臣等知名詩人邀撰祝壽詩文,接著在生日當天開辦一場六秩生日壽宴。生日這天更是在早上八點、中午十二點、下午四點各安排了一場煙火秀。這三場煙火秀,可不是只放給吳家人自己欣賞而已,更希望遠近前來祝壽(湊熱鬧)的朋友們,共賞煙火之餘,更要注意……「咦?!天上有什麼東西掉下來?」沒看錯,吳景祺在每場煙火秀中,各放入一張兌換券。撿到的人,可以到吳家領取純銀製的壽辰紀念杯,這可是價值不斐的紀念品啊!看來,這項活動真是充分體現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心意。
不但如此,吳景祺打從心底準備將這一整天的祝壽活動,當作送給母親一輩子最珍貴的禮物。但是,壽宴吃完了、煙火放完了,除了美麗的回憶,還能留下什麼紀念呢?還沒完呢!這位吳家少爺為了替媽媽留下永久紀念,特別拜託了一位在新竹州教育課工作的戴良先生,幫忙拍攝母親壽辰當天眾多親友來拜壽的實況、儀式、戲班來演戲的經過等,接著再剪輯成一部紀錄映畫。擇一良日,在吳家宅第前將電影放映給新竹地區的一般民眾欣賞。《臺灣日日新報》記載了電影放映當日,適逢久雨放晴之際,於是一時之間人山人海,頗受民眾好評。
為母親慶生的活動,不但上了報紙,更成為許多新竹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少前來吳家宅邸觀參加這場「蚊子電影院」的民眾們,難免相互打聽這位年輕仕紳孝子的來歷──這位年輕的吳家公子,到底何方神聖呢?其實,雖然吳景祺當時還未滿30歲,但肩上已扛著家族從清代以來水田郊商吳振利商號的名聲,是富商吳謙光的二公子。家中豐厚的資本,讓他在經營家族事業更上一層樓。早在1918年,才剛成年的吳景祺就已成為樹林頭信用組合的創始成員之一了。不但如此,隔年與另一位富商鄭神寶各捐款一千元給新竹救濟會,可見財力之豐厚。但這位富家少爺的興趣,可不是只是一般人想像的賺錢與炫富,而是追求著提升漢學與詩文造詣的品味呢!他曾向新竹地區的傳奇塾師鄭家珍(1866-1928)拜師,潛心鑽研漢學,並且參加了1923年由業師成立的「耕心吟社」,與曾秋濤、許炯軒、邱再傳、鄭邦圻、鄭邦熙、魏經魁、鄭蘂珠等人一同增進學問。師父在1928年過世後,吳景祺以自宅為據點,重新募集詩社會員,持續經營文藝團體。
這位著迷於古典漢學,但作風洋派的新竹貴公子,後來去了哪裡呢?從資料中可知吳景祺在1930年代仍在新竹南門町經營商業,並育有一子一女,但是後來住所搬去客雅一帶之後,似乎不再像年輕時一樣喜歡熱鬧,也漸漸被人淡忘了。然而,根據前民報記者黃旺成先生在1943年11月的日記中,記下他與老朋友曾瑞堯的聊天內容。他們閒聊中說起這位當年富家少爺吳景祺,在戰爭期間因為買賣地瓜(或番薯加工製品)的商業行為,似乎違反了當時非常嚴格的物資管制規定,於是被經濟警察拘留月餘。談話間透漏吳景祺似乎因性格孤高,不常與人往來的緣故,因此無人出面為他保釋。
想來這位曾多次慷慨捐獻的富商,在戰爭時期的遭遇,實在令人不勝唏噓。也許,就像這樣,面對戰爭陰影下的各種蕭條之時,新竹人們閒聊之餘,偶爾就這麼想起了:過去水田吳家曾有一位常常捐獻的詩社貴公子,意氣風發之際為母親祝壽之餘,一天放了三次煙火、可以撿拾銀杯兌換券,還在家宅前免費放映了一齣祝壽電影的種種往事。即便個人生命境遇難料,然而過去美好的時刻,永遠留在心底,難以磨滅。
-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頁99。
- 《臺灣日日新報》,1919 年1 月25 日,日刊第六版。
-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27 年3 月31 日,日刊第四版。
-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27 年4 月5 日,夕刊第四版。
-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27 年5 月21 日,日刊第四版。
-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28 年7 月27 日,夕刊第四版。
-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34 年11 月20 日,夕刊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