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與交大的土地公,一位愛吃肯德基,一位愛喝仙草蜜。
土地公是民間信仰中最貼近人民生活的神明,早期人們靠土地維生,一年的收成全看土地豐不豐饒,因此演變出祭拜土地公的信仰。土地公通常具有地域性,也就是說這一個地區的人都會拜同一間土地公廟,另一個地區的人則是拜另一間土地公廟,這也導致隨著地區不同,會有不同的土地公。在民間傳說中,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所指稱的土地公也是不同神祇,像現在大多都是「福德正神」,也就是「張福德」,但早期還有拜「岳飛」、「蘇軾」等名人為土地公。因此,土地公可以說是最「因地制宜」的神明了。
隨著時代演進,神明與當地居民之間的關係也隨之變化。早期還是農業社會,大家都是祈求風調雨順,農產豐收。現在幾乎各個地方都不再從事農業,但土地公還是與人民最親近的神明,因此逐漸有人把土地公的職責從「祈求豐收」轉變成「財神」、「文昌帝君」,或是各行各業的守護神。
交通大學正門前面的土地公廟,每到各種考試前,供桌上滿滿都是一罐一罐鐵罐裝的仙草蜜,廟方常常得把桌上多到滿出來的仙草蜜移到旁邊的管理室存放,可是桌上隨即又被放滿。小小的土地公廟可以說是「戶限為穿」,到處都是來求土地公保佑他們能金榜題名,甚至還有外地人指名交大土地公,專程來拜,連交大畢業的作家九把刀都在他的小說中提及「交大土地公」的靈驗。
交大土地公門口有一副對聯是「土地公公真靈驗,保佑學子中狀元」。關於交大土地公是文昌帝君的傳聞來源,最早是有一位學生要考交大的研究所,考試前夢到一位老先生要他拿甜的食物去拜拜,到了土地公廟附近,什麼都沒有,只有便宜的仙草蜜,最後他就買了幾瓶當供品,最後果然考上了。這個傳聞一傳十,十傳百,陸續有學生嘗試拿仙草蜜當供品去拜,也都榜上有名。過程中還產生越來越多的規矩,例如最好要拿六瓶,祂的生日還正好是「教師節」。
同樣香火鼎盛的,還有緊鄰交大隔壁、同樣身處校園的清華土地公。沿著清大奕園裡的木棧道,走到底就是清華土地公的廟址。還沒看到土地公廟,就已聞到飄過來的香,就算身處在清大人煙罕至的一角,還是有很多信眾到此祈求事情,每次經過都可以聞到一縷清香。
關於清華土地公也曾經有人被土地公託夢,說祂想吃「肯德基」,因此這個消息流傳出去後,大家都會拿肯德基來祭祀土地公,跟交大土地公愛喝仙草蜜一樣獨特。
清華土地公還有一項特別的事業,那就是祂是附近學生「周轉」的好幫手。網路上的「清華土地公ㄟ周轉金」是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的學生與教授所推出的計畫,如果學生臨時有金錢困難,可以跟土地公借錢周轉,只需去清華土地公廟向土地公稟明原因,擲出聖杯後,拍照並上網填表單,土地公就會匯2,000元到你的戶頭,幫助你度過困難。只是需在兩周內還給土地公,否則「再借困難」。
除了上面特別功能外,兩校的學生都會在校園內辦營隊時,去土地公廟祈求活動期間平安順利,尤其是活動中有「夜教」時。夜教就是營隊在晚上,通常選在接近半夜時刻,帶著來參加營隊的隊員們在校園內走動,會有工作人員扮鬼嚇隊員,因為會牽扯到鬼神,所以在營隊前,工作人員集體會去學校的土地公廟向土地公報備,請求土地公保佑,不要弄「鬼」成真。
土地公是跟人們生活最親密的神明,也因為最接近,常常也會衍伸出許多額外的功能。這兩間土地公廟正好鄰近兩所國立大學,且兩間學校比鄰而居,只隔一道牆,宛如是一座「大學城」。在這麼多學生聚集的地方,土地公自然就與學生息息相關。除了保佑學業外,還出現活動前報備土地公保佑,甚至還有出借現金等特殊的功能,而在大家口耳相傳之下,發展出不同於別處的土地公信仰。
- 蘇怡媜,〈是土地公還是文昌公?——交大土地公的角色加乘〉,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學位論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