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為什麼我們每年都要來這裡拜拜啊?」
「因為你是觀音媽的『契子』啊。觀音媽今天生日,你是觀音媽的小孩,要來祝觀音媽生日快樂,請祂保佑你平安長大。」
每年農曆二月、六月或九月的十九號,在新竹市的某間寺廟,總是可以看見許多父母帶著小孩,點燃三炷線香,向正殿上的觀世音菩薩神像誠心地祈求,祈求孩子健康平安、順利長大。──這是位於東區竹蓮街上,主奉觀世音菩薩、香火鼎盛的竹蓮寺。
竹蓮寺以其供奉的主神觀世音菩薩而享有盛名,與都城隍廟、外天后宮並稱「新竹三大廟」。有別於其他寺廟,竹蓮寺內供奉著三尊觀音像,分別為大媽、二媽及三媽,大媽是竹蓮寺現址立廟時的鎮殿神像,二媽是向中國南海普陀山的法雨寺求取香火來臺供奉的,三媽則是歷史最久的一尊,已有三百多年,是康熙年間農民所蓋之觀音亭,因膜拜人數眾多而決定遷至竹蓮寺現址。此三尊神像供奉於正殿,殿上掛有「大海慈雲」匾額,源自清光緒13年(1887),新竹大旱,當時的知縣向城隍爺、龍神及觀世音菩薩祈雨,觀世音菩薩應允後,神像(二媽)遶境出巡,隊伍行進間便開始降雨。當時的巡撫,鼎鼎有名的劉銘傳,便奏請皇帝賜頒匾額。
如此靈驗的觀世音菩薩,使得竹蓮寺名聲遠播,信仰人數更大增,寺內的「契子」習俗也愈發盛行。許多在新竹長大的小孩子,都會在出生後帶到竹蓮寺,讓觀世音菩薩收做契子,也就是成為觀音媽的義子、義女,讓觀世音菩薩保佑孩子能健康平安地成長。
傳統上,需要帶著小孩到寺裡擲出聖筊,獲得觀音媽應允後才能讓觀音媽收為契子,但在俗稱「做三獻」的農曆二月、六月及九月的十九號這三天,因為是觀世音菩薩的誕辰(二月是觀音出生為人的日子,六月是觀音得道升天的日子,九月是觀音正式出家、立願普渡眾生的日子,故觀世音菩薩有三個生辰),廟方顧慮到參拜人數眾多,只要父母其中一位備好貢品,到寺裡稟明來意,填好相關資料的表格交給廟方,廟方就會依程序完成認養之事。不過,這貢品也有講究,雖然沒有硬性規定,媽媽們還是會準備三碗湯圓給觀音媽。也許是因為竹蓮寺內供奉的另一位神祇「七娘媽」,和觀世音菩薩一樣會收契子,而祭拜七娘媽時重要的貢品便是一種稱為「軟稞」──中心凹陷的湯圓。七娘媽身分眾說紛紜,一說是包括織女在內的七仙女,而湯圓中心壓凹就是要給織女裝眼淚的。雖然觀世音菩薩和七娘媽是不同神祇,契子的祭拜時間也不同,但久而久之貢品也就混用了吧。
讓觀世音菩薩收為契子的小孩,每年觀音誕辰時都要回到寺內,向觀音媽稟報近況、祈求來年的安康。習俗上,觀音媽也會保佑祂的孩子們直到成年(一說二十歲),成年後,孩子們就得開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成為獨立的大人了。
雖然全臺各地許多寺廟都有神明認契子的習俗,不過,竹蓮寺的觀世音菩薩由來已久,加上清朝年間的事蹟,名聲響亮,也難怪契子習俗能歷久不衰。即使在現代社會,人們對神佛的依賴度早已大大降低,但有了觀世音菩薩的保佑,依然是期盼孩子能順利長大的父母們心靈上的一個重要寄託啊。
- 新竹竹蓮寺,臺灣宗教百景,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landscape/1_0011.aspx?i=30。
- 大王的風吹,〈新竹古剎:竹蓮寺〉,隨意窩Xuite日誌, https://blog.xuite.net/moon258147/blog/26620224-新竹古剎:竹蓮寺。
- 「請問新竹縣市哪裡有收小孩當乾孫子的?」,BabyHome親子討論區,https://forum.babyhome.com.tw/topic/251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