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中永遠的校長 ── 辛志平
校訓題字誠慧健毅
新竹高中的新民樓上,刻有辛志平校長的校訓題字「誠慧健毅」。
座標或地址:新竹市東區學府路36號
資料來源:嚴駿暘攝,2019年9月22日。
辛園
新竹高中校園內用來紀念辛志平校長的「辛園」。
座標或地址:新竹市東區學府路36號。
資料來源:嚴駿暘攝,2019年9月22日。
辛志平故居
位於新竹市市區的辛志平故居。
座標或地址:新竹市東區東門街32號。
資料來源:嚴駿暘攝,2019年9月22日。
作者  嚴駿暘 -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

如果你認識新竹高中畢業的校友,問他記得在學時的校長是誰?他可能回答不出來。但是他一定記得,新竹高中曾經有一位校長──辛志平。

辛志平是戰後第一任的新竹高中校長,在新竹高中擔任校長近三十年,奠定了現在新竹高中的基礎。根據他的辦學理念,他訂立校訓「誠慧健毅」,制訂許多校內活動,校歌的填詞也是出自於他之手。

辛校長在教學上嚴格要求學生,追求全人教育,使得新竹高中早在教育部推行五育並進以前,就已經注重通才教育,不將考試升學視為高中階段的唯一目標。辛校長認為一個健全發展的高中生應同時具備科學訓練與人文素養,因此早期的新竹高中是沒有文理組之分的。辛校長的嚴格也體現在畢業條件上,除了學科國英數社自以外,體育方面在游泳與越野賽跑皆設有畢業門檻,美術與音樂如果不及格也可能受到留級的處分。

他推行了校內的多元活動,有演講比賽、路上運動會和水上運動會,以及竹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八尖山越野賽跑。每年12月,全校兩千多位學生都要在寒風中跑完5.6公里。此外,還有動員月會,與現今竹中舉辦的意見反映座談會相似,在月會中學生可以發表自己對於學校事務的看法與意見,並由師長一一解答。在權威主義盛行的年代,他以開明的作風,培養學生民主的思考與經驗。

辛校長在管教學生方面同樣嚴格,犯了考試作弊、偷竊、打架三大戒律一定退學。此外,他也常在上課時巡堂,看到地上有垃圾或是上課打瞌睡,會先知會老師,接著糾正學生。不過,校長也有他寬鬆的部分,以服裝儀容為例,當時並沒有嚴格的規定與處罰,鞋子顏色與體育服樣式皆可自由選擇,制服也可以自行做些小改造。在動員月會接受學生的質詢、與臺下辯論時,有時也會有辛辣的意見與批評,例如曾有學生質詢校長為何遲到不用受罰、建議校長該在朝會時跟學生一同做早操,遇到這種狀況,有時校長乾脆置之不理,有時也會赤耳大罵學生「小海雞(小孩子)懂什麼!」。師生的爭吵難以避免,但是從來沒有學生因為在集會的發言而受到處罰。

在辛志平校長的傳記《無私與大愛》中,數位老學長書寫關於辛校長的故事。其中一位學長回憶,一開始他很討厭辛校長,不能接受學科以外也有嚴格的要求,最令他厭惡的就是音樂教學。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漸漸對音樂不再厭惡,他說這種轉變在竹中是極其自然。新竹高中的學生經過三年的成長,最後學習到了「誠慧健毅」及「五育並進」。

現在的竹中遺留了許多辛校長的痕跡,大樓上刻有他題字的校訓,校史館裡有他的銅像與任職時的用品,靠近後山還有一座小花園命名為「辛園」,以紀念辛校長。他當時的住所,現今也命名為「辛志平故居」,被公告為市定古蹟,由市政府管理並委外營運,修復後展示辛校長的物品和照片,開放民眾免費參觀,也有志工為遊客進行導覽。因此,不只是竹中畢業生,其他人在經過市區時也會看到故居,而知道有辛校長這個人物,甚至受到宿舍的日式風格吸引而進去參觀。

辛校長在民國64年(1975)卸下新竹中學校長職務,之後的學生雖然沒有直接接受辛校長的教導。但是在他打造的新竹高中裡學習三年,參與校內活動,在課堂與集會中反覆的聽到師長提及校訓,不斷的聽到他的名字以及他的故事,進而了解他的教育理念。

自竹中畢業以後,誰都難以忘記這個名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