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自由—新竹東門城地下道
新竹東門城地下道的連儂牆
新竹東門城地下道的連儂牆。
座標或地址:新竹東門城地下道(24.804186, 120.97025)。
資料來源:陳玄博攝,2019年9月27日。
地下道中間半開放空間
地下道中間半開放空間,是船首石所在地。
座標或地址:地下道通往東門城廣場的空間,位於兩個入口的中間(24.80419,120.97023)。
資料來源:陳玄博攝,2019年9月27日。
東門城地下道鏡面
北門街夜景。
座標或地址:東門城地下道(24.804186, 120.97025)。
資料來源:陳玄博攝,2019年9月29日。
作者  陳玄博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學生

地下道,潮濕且陰暗,是治安死角,危機重重,非必要最好不要多停留。這或許是大部分的人對於這類空間的想法。然而,新竹有一個地下道卻會顛覆你我過去所有的想像!它充滿了活力與生機,自由的光輝照亮了整個空間,許多人的夢想與希望都在此萌芽。這個地下道,就是新竹東門城地下道。

東門城地下道主要是用於連接護城河到東門圓環之間的道路,過去因為周邊環境髒亂不堪,所以多數人不願前往。到了民國88年(1999)蔡仁堅市長任內,推動新竹之心工程,包含地下道在內的空間才有所改善。自此以後,前往這裡活動的市民也就增加了。今日的新竹人提到這裡,都離不開年輕人認真練舞、情侶甜蜜約會、市民散步健行等景象。

此地下道分成兩個入口,皆位在護城河排水道旁,入口走到底都會通往東門城廣場,在那裡豎立著巨大的船首石柱,這時候往旁邊看可以俯視迎曦門的雄偉,往另一個方向看則可以看到木地板空地,那裡是由廢棄的噴水池拆除後所形成的空間。兩個地下道入口走進來,基本上配置是完全一致,都有一整面的鏡子可供練習團體使用,再加上廣場的木地板空地與戶外表演場,此地也就成了藝文團體與學生社團最愛的場域了。地下道平常有許多不同人群的活動,為了可以更深入這個空間,因此我找了幾個人進行訪問,希望探出這個地下道的生機所在。

首先遇到一對正在練舞的男(汪先生)女(李小姐),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他們都已經是出社會的新鮮人了。兩位滔滔不絕的跟我聊起在這個空間的見聞,汪先生說第一次知道這裡有人跳舞,是小時候參加活動時,看到這裡有前輩在練舞,沒想到自己進高中後也加入熱舞社,也就養成了來此練舞的習慣。他說:「『門城』裡最棒的是十分安靜與隱私,更重要的是不容易打擾到別人,有時候雖然會去玻璃藝術館那邊,但很容易會吵到住戶,不適合晚上練習。」李小姐則認為在這邊練習的感覺很舒服,夏天很涼快,且雖然上方的圓環車水馬龍,但卻十分安靜。問到有沒有遇到過有趣的事情時,他們提到有時會與其他舞者和舞團接觸,大家會互相交流尬舞切磋,並認為這裡的人都很free,很願意相互交流。比較特別的經歷是,有一次他們本來跟平常一樣要來練舞,卻因為下大雨,結果樓梯變成瀑布,整個地下道都嚴重淹水。

訪問完兩位後,接著遇到一個阿公(郭爺爺),他已經70多歲了,每天晚上都會出來散步運動,他說這個地下道是運動健行的必經之路。他跟我說,這裡有許多團體會來表演與練習,而當這裡有團體在演出時,他也都會停下來看看。他覺得這裡是個很棒的空間,很多人來,是個很舒適的地方。同時我們還聊到了設立在地下道的連儂牆,郭爺爺說他覺得設置這個牆面非常好,並覺得臺灣人與香港人都要團結起來,認為這攸關國家的生存,全世界都要起來反抗暴政才是。

跟健談的阿公聊完後,我還訪問了就讀磐石高中在練舞的同學。而當時大家幾乎都在練習,所以就由正在休息的楊同學代表大家接受訪問。她評價起這個空間時提到,這裡的優點是有鏡子方便練習。但麻煩的事情是,假日練習的人很多,都要提早來搶位置。同時她還提到一個「缺點」,讓我意識到這個地下道本來的功用,那就是她覺得「三不五時都要讓路人過,有點不方便」。說完這句我立刻想起來:對耶!這裡是地下道!

經過大略的訪問與觀察,我漸漸勾勒出這個空間的輪廓。我認為最能代表這個地方的一個詞彙就是「自由」,無論是揮灑青春汗水的學生、到處亂放閃光的情侶、健身散步的市民,抑或是今日的連儂牆,他們背後都代表著一種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這也是我在這裡感受到的活力泉源。之後有機會我還會想再次訪問這裡,想要再次感受這裡的青春與生機,也感受它帶給新竹人無窮盡的自由與希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