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好久以前的透早六點,阿嬤叫我起床,我問阿嬤:「阿嬤去兜位?」阿嬤說:「乎妳穿水水~帶妳去求藥籤喔」,阿嬤牽著我的手帶我到一座古早味濃厚、很熱鬧的廟,阿嬤說這座廟已經有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非常的靈驗,早在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就有了,當時竹塹地區(新竹古地名)臺閩貿易多利用北門外的竹塹港通航,因為以前商業盛行、往來頻繁,再加上黑水溝險惡,於是合力自湄洲媽祖廟恭請媽祖金身隨航,保佑一路平安,聽以前的人說媽祖頭上所鑲的頭髮有一撮為林默娘遺世的真跡,因為位在竹塹城北門外,所以又稱「外媽祖廟」,在民國74年(1985)列為新竹市定古蹟。今日是來跟媽祖求藥籤,並到鴻安堂拿藥的。
我看阿嬤虔誠的向媽祖上香後,口中念念有詞、擲筊、抽籤、擲筊、擲到聖筊,帶我到長和宮對面的鴻安堂,透早起床尚早,我也不知不覺的睡著了。夢裡有香香的中藥滷肉包的味道,我看到一位慈祥的老爺爺,說他是鴻安堂的創辦人─謝森鴻,是一位中醫師,也是詩人,擔任過報社董事長。他跟我說如今鴻安堂已傳至第四代,大家對他還有「鴻仙」的美稱喔,靠著老字號和好信用,在新竹市醫藥界仍然屹立不搖,老爺爺說:「以前的人沒錢看病,就會到廟裡來問媽祖,把身體的病痛告訴祂,再去擲筊抽籤,記下籤號後就到鴻安堂這裡抓藥。」我看到他從桌下找出一本用手寫的藥籤本,泛黃紙張展現出歲月痕跡,老爺爺跟我說:「阿嬤要找的是潤喉的,喉嚨不舒服的藥。」其實我沒什麼概念,只是貪看那本年紀比我還要大的藥籤本,看著老爺爺手指輕輕刷過每一頁,都是用手寫下的每帖藥材名稱,感覺非常厲害,也對老爺爺十分敬仰。
老爺爺指著具有古樸氣息的櫃檯後方,跟我介紹中藥房內古色古香的木製藥格子與藥櫃,是專門用來分門別類存放各式藥材,他牽著我的手帶領我到外面對我說古早北門街是新竹最熱鬧的市街,從鄭氏家廟、開臺進士第、杏春藥行、周益記,七百二十公尺長的北門街,現在有清朝閩南式街屋、日治時代大正年間洋樓、昭和時期現代主義式建築、七十年代公寓樓房以及九十年代鋼骨結構的高樓大廈,也是新竹最老的商業大街。鴻安堂有著巴洛克式建築的外觀,但進到老屋子裡頭,老爺爺放手讓我奔跑進好長好長的院子,原來裡面房子居然別有洞天,老屋本身是三進院落,古樸的閩南式街屋,長長的格局。老爺爺說第一進是老藥鋪,整個店面跟過去的樣子差不多,第二進和第三進是神明廳與居住的空間,中間有非常大的天井用來通風與採光,宅門上仍可見「烏衣衍派」的字樣,記錄了這家人的歷史,這古樸的環境走著走著,好像走進了時光隧道,最後老爺爺說阿嬤在叫我了,笑咪咪地把我牽出去後,我在充滿甘草香氣中醒來,看到阿嬤說藥拿好了,可以回家去了,最後阿嬤牽著我離開店面,彷彿可以看到老爺爺親切的微笑與中藥淡淡的草藥香,夾雜在空氣中久久不散。
現在,我也牽著我的孫子透早來到長和宮上香、擲筊與抽籤、到鴻安堂取藥,在這充滿歷史風華的藥局中,孫子很好奇地的問裡頭的藥籤是在寫什麼呢?我微笑道這是乎你呷百二的藥籤喔,我想這就是前人的智慧,用藥籤連結宗教信仰與民間習俗並帶入中藥行,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一代一代的在我們的記憶中傳承。
- 新竹長和宮,臺灣宗教百景,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landscape/1_0011.aspx?i=31,2019年9月22日瀏覽。
- 新竹鴻安堂藥房,https://www.facebook.com/pg/%E6%96%B0%E7%AB%B9%E9%B4%BB%E5%AE%89%E5%A0%82%E8%97%A5%E6%88%BF-464404223705537/about/?ref=page_internal,2019年9月22日瀏覽。
- 〈媽祖不報明牌報藥籤 有病沒病中藥行有解〉,ETtoday旅遊雲,2017年5月18日,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926987.htm,2019年9月22日瀏覽。
- 林保寶、張惠萱,〈北門街 穿梭百年時光隧道〉,微笑臺灣網站,2014年4月24日,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620。
- 見域工作室,〈老屋使用人的世代對話〉,《貢丸湯》17(2019年5月),頁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