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的味道──814大同冰店
814大同冰店招牌
814大同冰店招牌。
座標或地址:新竹市大同路114號。
資料來源:蔡嘉悦攝,2019年8月30日。
814大同冰店冰棒口味牌
814大同冰店冰棒口味牌。
座標或地址:新竹市大同路114號。
資料來源:蔡嘉悦攝,2019年8月30日。
作者  蔡嘉悅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學生

傳承雖然講求永續,但是在傳承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外在或內在的因素而有所變化。這些變化可以大到你來不及反應,也可以小到你看不見。不同於企業或是技藝,新竹有間店傳承的卻是「看不見的傳承」,那就是位於新竹市北區的814大同冰店。

814大同冰店為民國106年(2017)5月由蘇文祥所成立。說到814大同冰店,就不得不提及店址相隔不到100公尺的814麗香冰店,814麗香冰店的老闆蘇天泉便是蘇文祥的父親。蘇文祥最早跟隨父親在814麗香冰店做事,過後因家族經營理念不同而自立門戶。儘管如此,顯而易見的是,不管在店名、口味,還是手法上,兩家都相差無幾。

首先是店名,民國39年(1950)新竹市創建空軍814菸廠,附設的福利社成員可藉由美援獲得的奶粉製作冰棒,蘇文祥的父親便是其中之一。民國53年(1964)814菸廠撤銷後,蘇文祥的父親因著一技之長,開起了一間冰店,並冠上「814」名號,到了蘇文祥時更加以續用。但與814麗香冰店不同,由於814大同冰店位於新竹市北區大同路上,因此得名「814大同冰店」。

  

其次是口味,814大同冰店與814麗香冰店目前共同推出紅豆、綠豆、芋頭、花生、百香果、酸梅、鳳梨與牛奶等八種傳統口味的冰棒,但前者多了抹茶及拿鐵咖啡口味的冰棒,後者則推出桂圓米糕。再次是製作手法,不管是814大同冰店還是814麗香冰店,都採用傳統的方式製作冰棒,甚至在原料中添加了牛奶粉,因此不僅能品嘗到古早味,更有濃濃的奶香味。另一方面,每支冰棒都沒有光鮮亮麗的包裝,反而都是以「裸冰」方式呈現給大眾,製冰過程更是完全公開化,讓你「看得安心,吃得開心」。同時,為了方便排列與增加儲存空間,每一支冰棒都是以150度斜插的圓棍撐起。

很明顯的,不管是「814」的店名、八種傳統的口味、濃厚的牛奶粉、150度斜插以及「裸冰」的呈現方式都屬於「看得見的傳承」。那「看不見的傳承」到底是什麼呢?首先,客人如果哪天突然想要大量購買冰棒,卻礙於沒有準備容器時,814大同冰店便可及時提供銷售保溫袋的售後服務。其次,每逢佳節或活動,814大同冰店都會以自行或與企業合作的方式做促銷,不僅增加曝光率,也讓更多人有機會吃到冰棒。同時,透過不同的活動收集大眾的回饋與喜愛,作為日後推出新產品的參考。這樣的舉動雖說很大程度的被歸咎到招客上,但在這之上,更重要的卻是人們的感受。當你只看到事物的外表時,你就感受不到人們在吃冰棒時的快樂。再次,在製作冰棒,為了要讓大眾吃出最好的冰棒,掌握溫度很重要。每一種口味的冰棒需要不同的溫度,高一點或低一點都不行。以拿鐵咖啡口味的冰棒為例,在煮咖啡時,100℃的溫度未必是最好的,85℃卻足矣,因此在製作過程中需時刻注意溫度的變化。 不管是售後服務、與企業協同合作還是掌握溫度,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新竹人或是遠道而來的客人能夠吃到最好的冰棒,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總的來說,814大同冰店希望透過「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傳承,讓客人吃到冰棒的同時,都能夠像吃紅豆口味的冰棒一樣,有種「初戀的味道」。讓聞聲而來的客人都能因為提及記憶中不變的味道而感到幸福。最後,讓世世代代的新竹人因為這傳承的味道,建立一個跨世代的聯繫。

參考資料